道家,禪學與輔導: 近日參加「鄭石岩_清心與自在」讀書會,書中提到莊子「人間世」有一篇提到「不執著」的故事,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,因為衛國的國君「窮兵黷武,輕舉妄動,做事專斷」導致了衛國滿山遍野的死人。顏回學了孔子「濟世治國」之道,抱著不忍人之心,像行醫濟世一樣,去幫助衛國。孔子擔心顏回執著於「仁義」的「有為法」要去幫助別人,而衛君又是「驕橫暴厲,喜怒無常,壓制建言,沒有人敢違抗他」顏回的一片好心可能會招致殺身之禍。「有為法」就是執著於自己的「美善」,用「德化」想要去改變別人說服別人。因此,孔子建議他用「心齋」的「虛」「容」,專心一致不僅僅要用心的去聽,還要用「虛空」「涵容」的態度,用「無心之心」,不帶任何的成見,空空如也的接納、包容、了解的態度和衛君建立關係,來影響他。道家的「虛,容」我以為這跟輔導一樣,就是要用「同理心的態度」和「無條件的接納」,不以自己的價值觀,預設立場,才能了解別人,幫助別人。 「清心與自在」的第四章是「煩惱即菩提」六祖慧開示說:
「凡夫即佛,煩惱即菩提。前念迷,即凡夫;後念悟,即佛。前念著境,即煩惱;後念離境,即菩提。」,意思是,因為我們都是人都會有七情六慾,會有需要也有慾求,慾求不可得就會有感受有情緒,受苦的負面情緒就是煩惱,可這個煩惱正是讓我們認真的省思自己的需求,了解情緒背後的想法,行為背後的目的,所做所為的信念和價值觀是什麼?幫助我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最佳機會,所以這就是菩提了。因此,活在當下感受了解每一個煩惱所要訴求的訊息,這是第一層次的菩提,但是,我們如果能不一直陷在負面的情緒裡,理出頭緒,找不到一條安心的路,讓自己有所做為,或放下或轉念,就會到達第二層次的菩提。
所以,要用感恩歡喜來接受我們的煩惱,對自己也是用愛與慈悲。
感知感受感覺就是人,就是煩惱,就是眾生,一旦悟了,選擇過有價值的人生,過有使命的人生,選擇愛和慈悲,就是佛。
了解自己的感受,需求就是了解了我是誰,當然要歡喜感恩,知道我要什麼?我要往哪裡去?成為什麼樣的人,就是菩提,知道自己的使命,了確此生來的目的,還是要感恩歡喜。抱著愛與慈悲,生命就在活在每一個當下,享受每一刻的幸福裡。這是唸清心與自在的心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