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說,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他的意思是,一切美好事物的發生,都在於人有慾望,有動機,有需求,有這些強烈的成功慾望,就會全力以赴的努力去追求,以得到滿足。同樣的因為有心,有情,有愛,一個人才會去對另一個人無怨無悔的付出,給予。這就是"有"的力量。
然而,要使這一顆愛心永遠長存的,卻要有"無"的智慧。也就是施予卻不求回報的心態。在認知上,當我在付出的當下,完全是自動自發毫不勉強的,而這個愛和給予的同時,本身就充滿了歡喜及快樂,這其實也已經是一種回報。當下也已經完成了歡喜的心願。如果,還期待日後的回報,本身就是一種過度的奢求,這就是施不望報的智慧。
因此,他說:生而不有,長而不宰,為而不恃,功成不居,夫唯不居,是以不去。(生別人而不佔有,幫別人成長而不掌控,為別人的所做所為並不值得憑靠,事情成功了,卻不居功,正因為不居功,反而功勞沒有被忘掉)這就是以這種態度,用無條件的愛的父母,會永遠被子女感念的原因。因為有(生,長,為,功成),讓恩情發生,因為無(不有.不宰.不恃.不居功)才讓恩情永遠長存。
男女交往也是一樣,喜歡一個人愛個人是自然自發的反應,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,都是自己打從心裡心甘情願的付出的,如果對方能夠欣然接受,自己也會非常的快樂和歡喜,當下,你的快樂你的歡喜就已是得到了回報,愛意付出事件就已圓滿完成。如果,愛情沒了結果,那時候,還來追討過去的對別人得好,甚至於搞到不歡而散反目成仇,做出了害人害己的事,就缺少了道家爲而不恃的智慧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